我今天晚上去聽了一場演講,演講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蕭馳先生。其實我連兩天都去聽他的演講,頭一天的題目是「《紅樓夢》和大觀園的反諷」,我自己是喜歡第二天的題目,講「山水詩的發生」,有點像是「概念史」。好啦,其實這是一篇小小的心得啦 (是的,我又拿XX心得來湊數了)。
有關山水詩的發生,一般都講是六朝因為老莊玄學興起的原因。基本上我們不可能將文學和思潮/思想拆開。因為思潮影響文學。那什麼影響思潮呢?什麼影響魏晉人的思考方向跟思考的內容呢?
蕭馳先生用一個日本人的研究當起頭。就是小川環樹的〈「風景」的意義〉這篇文章。這個起頭我覺得很好。
小川注意到魏晉六朝人對於光的敏感。這當然不是說魏晉之前沒有太陽,而是說,魏晉之前的人,看一個東西好像是平面的。
譬如,山水詩中的內容物,山、水、樹木、花草、蟲魚鳥獸、猛獸,這些東西在漢賦中就有了,在《詩經》也有了,孔子不是說「多看詩三百也有益於記憶這些蟲魚鳥獸的名字」嗎?
那麼同樣的內容物,在魏晉為什麼可以成為一個特殊的題材並且呈現不同的觀感。
我覺得是觀看的方法不太一樣,或者說,某個東西造成觀看的結果、觀看的過程不同。
我認同小川的說法,這個東西應該就是光。也就是說,魏晉人意識到光的存在,他們意識到光的存在,是靠著光與黑暗的變化,以及光照射在不同的物體上的變化、還有光的流逝。
山中仍有一棵樹、兩朵花、三隻鳥,但是跟漢賦不同的是,漢賦的這些東西,是平面的,可是山水詩中的這些東西,因為光照射在不同的物體上的變化,變成立體的空間,然而因為光的變化,他們可能也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不是循環的而是一去不還的。
我在想是不是漢代人的宇宙觀跟魏晉人不同,到底是漢人他們發現自己的渺小,因此他們對於未知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但是又藉由寫作這些舖張極點的漢賦來建構自己的世界,他們心中的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
魏晉人的世界縮小,他們除了體認到自己的渺小外,他們更發現時間流逝的問題,還有就是他們看東西受到光的影響,所留意的不是一個世界中應該有什麼樣的草,什麼樣的動物或者什麼樣的樹還是長什麼怪樣的人,而是在一定被時間所劃定的空間中,所表現出來的應該是怎麼樣的「氛圍」。
山水詩是不是想要營造這個氛圍呢?山水詩講的內容跟漢賦還是差不多,就是些山水花草樹木,但是有光的加入,好像本來是「無」的東西變成是「無形流動體」,好像手伸出來可以「摸到空氣」,眼睛看到「光」等於看到「時間的變化」,因此有一種短暫即逝的挫折感。
政治迫害跟社會動盪可能是加深他們對於人的短暫跟脆弱的印象,而不是政治迫害跟社會動盪「造成」他們對於人的短暫跟脆弱的印象,而且我也不覺得是使他們去創作山水詩的原因,以為這些人逃避山林,恰好看到一座山幾棵樹就能夠寫山水詩,這就有點偶然,因為他們是可以繼續漢賦的寫法︰山的旁邊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個長得三隻嘴兩個眼睛的怪鳥,鳥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的,鳥的腳是什麼顏色的。
但是他們不再熱衷於舖寫一座山裡面應該有哪些東西,而是注意一座山裡面的那些東西跟這山還有照射在這些東西(包括山)的光的關係。我覺得這也能討論一下「夜晚山水詩」有沒有可能發生?在沒有月光的照射下,什麼都看不見,一片黑暗,如何可以體會出那些物體交互融合的樣子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