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完聲韻學回家。趙元任先生曾經說過:「聲韻是一門『處女田野』。」他說的很好,因為聲韻研究不容易,各時代的韻書記載也不同,古時候也沒有留聲機,當然就不知道古時候的語音到底是怎樣,全部只能推測再推測、導致聲韻學是一門很神秘的學問,學者都躲在房裡寫著很高深、只有自己看得懂的論文,因此,被評為中國文學中最困難的學科之一。
我大三那年已經上過聲韻學,還聽了兩個老師的課,一位是偏重應用,利用聲韻來討論各家詞、曲的奧妙;一位是專重理論,以董同龢先生的理論為大宗討論聲韻。今年我發現去年上的通通都還給老師了,
前幾個禮拜某老師問我說:「你三年級的時候有用過等韻圖嗎?」
我還說:「沒用過啊,我連看都沒看過!」
我的好朋友高小姐立刻說:「怎麼沒用過!啊不然你的報告怎麼寫的!」
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就是等韻圖啊!」
所以囉,四年級又去聽了一次。
今天晚上老師說到韻書系統。漢語的語音經過時間變化,有很大的改變,假設我乘坐時光機回到宋朝,當時的人一定聽不懂我的話,因為現在的國語跟宋朝時候的國語是兩回事,語音完全不同!
而中國字又是象形文字,所以發展出了一些音義之書,專門用來注音解釋字義。後來演變成字典類的書,譬如《爾雅》。到了隋朝,第一本韻書出現(或許魏六朝就有了),之後韻書就成為一項很重要的工具書。
韻書呢,顧名思義,就是把韻腳放在一起的書。寫詩不是要押韻嗎?
押韻的字就是韻腳,同一個韻腳一定是同一個韻,把同一個韻腳的字集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韻,又用一個字來表示這個韻,這樣集合了好多個韻而做成的書就是韻書。譬如在現代國語,我、陀、搓、戳、偌、做、左等等字都韻都是ㄨㄛ。
當然啦,各個朝代都有韻書,我上面也說了,語音會演變,所以各個朝代的語音也都不太一樣,我聽不懂宋朝人說的話,宋朝人一定也聽不懂唐朝人說的話,唐朝人也聽不懂明朝人說的話。
所以我們把這些語音分成了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現代音。上古就是先秦兩漢、近古就是唐代、近代就是宋元、近代就是明清、現代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漢語。
在元明清的時候,有很多韻書,元代出現了曲、所以有些人為了作曲,也要參考韻書,其中元代周德清就編了《中原音韻》,可見這個音系一定是元代大都(今天的北京)的音,那麼就是北方音系了。這本書裡面,入聲字已經被派入平聲陰,可見入聲字已經消失啦。當入聲字的入聲韻尾不見,就變成沒有韻尾的陰韻字,理所當然被派入平聲陰中。
可是到現在,我們說的台語還有入聲字,像是「國、屋、葉、百」等字,也就是說,在方言中(台語、廣東話、上海話等等),入聲字還沒有消失。
那麼入聲既然消失,也就沒必要特別去標明是入聲字被派入平聲陰中,大概周德清是個南方人,也受了《廣韻》等書的影響,才這樣寫的。在傳統的韻書中,入聲字都會放在在陽聲字旁邊,陽聲就是韻尾是鼻音的,譬如注音是ㄣ, ㄥ, ㄤ的都是。
以周德清這一支為主,下面有卓中州、《洪武正韻》、《瓊林雅韻》一直到清代的周中州,通通都是曲韻派,也就是「南方音系」,為了寫曲子還有的韻書,所以入聲字都還是標記上去,到今天的南方音系也都還有入聲字。
韻書還有另外一派,叫做「幼學派」,就是「北方音系」,周德清這一本《中原音韻》也是北方音系的代表,因為這是元代大都的音,從這本書往下算,有《韻類易通》、《韻類匯通》、《五方元音》一直到現在的注音符號,通通都是北方音系。我們說的國語,其實就是北方官話。
幼學派是北方系統,也就是北平那邊的系統,因為自從元代開始,北平就是首都(除了朱元璋定都南京,明成祖又遷回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來往的人多,語音的變化很快,所以北方音系的聲母韻母有強烈的改變,不停地分化合併到今天的注音符號。
譬如魚模韻兩個分開了,現在的國語一個是ㄩ、一個是ㄛ。本來這兩個應該是同韻的。侵尋、真文原本是兩個不同的韻,後來「侵尋」中的m韻尾消失,和真文合併,到了現代,就是「痕」韻,韻母是ㄣ。而入聲字早就在元代就消失了,當然不加以紀錄
這兩個派其實很有意思,把這些韻製作成對照表,可以看看語音的變化,再和我們現在說的台語來對照一下,樂趣無窮。還可以研究一下歷代的詩詞曲,以前我還覺得奇怪,為什麼兩個字明明就不同韻,老師還說這個師人沒有押錯!
原來就是語音演變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pr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