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洗好澡,想說乾脆靠在床上把該看的書看一看,特別是那個令我又愛又恨的利科(Paul Ricoeur)。我真的只是一個小小中文所的學生啊,但是我去買書,大家都覺得我是念社會所還是哲研所的.......

不管怎樣,因為利科的東西很難,但是我又很喜歡他,想說一股作氣,我看一次不懂,兩次三次四次五次總行了吧!

這次要看的部份是《解釋的衝突》第三部份的最後一章節,有關主體哲學和符號學的,其實有點像前幾個部份的總結,在心理分析以及無意識這方面我還算了解些,可是對於符號學跟語言學跟結構主義,我就覺得很吃力了。

本來我是想要看過就算,等同放棄,但是自己越想越生氣,氣到乾脆拿出李幼蒸《符號學導論》,想說,

好!利科你在說符號學跟語言學,我就先看這些的總論書,我看完了不信我完全不了解!跟你拼了!

 

大家一定以為我真的把那本如同磚塊般的《符號學導論》通通看完了對吧,嘿嘿,其實沒有,我只看了有關

符號學總論、一般符號學、語言符號學這幾個部份,況且作者的文筆還滿通順的,比起哈貝馬斯還是什麼海德格爾,簡單很多

我也還滿快就看完了。

我ㄧ邊看這本有關符號學的書,一邊又回去翻利科的《解釋的衝突》,驚覺到,

天啊!我居然看的懂利科在講什麼了!

真的!我終於知道他說的二元背反、內在封閉以及索敘爾語言學的侷限到底是什麼東西了!而且我可以不依賴老師的解釋,我自己能說一次!

原來他的意思就在於索敘爾對於共時性和歷時性的爭論,雖然就語言學家本身,真的比較重視共時性研究,但是這個問題牽涉到封閉結構以及開放的語言,其中有一個「語言說」的小段落,則讓我想到海德格爾〈語言〉這篇文章中「語言說」的這一大段,可能海德格爾跟利科的解釋有點不同,但我想解釋成「語言向世界的展開」應該不太有問題吧,語言不是封閉的系統,語言應該要恢復到它本有的本質。書中利科寫了一堆語言學跟符號學的前提以及設定,我先前都不曉得到底在講些什麼,但是就現在的狀況,還算進度良好,至少我大略了解他對於語言學既有的設定,就是從索敘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他自己對於langue的各種說明來的,這些設定使得語言學跟現象脫離,自成小圈,就像字典的解釋一樣,只能從這些符號中找尋一堆跟這個被解釋者不同的值的符號來解釋之,如同「桌子是桌子,就因為它不是椅子」或者「教堂是『宗教的』『建築』」(而「建築」、「宗教的」這兩個詞又用了類似的方法無線循環下去解釋)。說起來,一個系統,必須使之封閉,隔絕外在成為完全內在的解釋,才能成立。可是,又必須打破這個封閉的圈圈,才能對這個系統進行了解。

 

太高興了,比中樂透還高興!

好啦,我只是看到一半太高興,上來發表一下心得......

繼續唸書去......

 

ps.對利科的書不了解的人,強烈建議找他書上有談到的各種項目,把這些項目的相關書拿出來翻一翻,真的會比較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pr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