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爸給我買了平底鍋後,我有事沒事就要煎點東西來吃吃。今天晚上我就吃馬鈴薯煎餅。
這個煎餅的配方是從松露玫瑰的Blog上看到的。
馬鈴薯煎餅會依照馬鈴薯被切/刨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名稱,也源自不同的地區。第一種就是最常看到,在麥當勞可以買到的薯餅,這種薯餅叫做Hash Brown, 在美國很流行,現在幾乎所有美X美早餐店都有這種薯餅了。這種薯餅的特色就是馬鈴薯是切小丁煎。
第二種馬鈴薯煎餅的馬鈴薯是刨成粗絲,加點麵粉、雞蛋攪拌後入鍋煎,這種叫Rösti,來自瑞士,吃起來外表脆,但內心軟。
第三種就是我今天的晚餐啦。這種馬鈴薯煎餅的馬鈴薯也是刨絲的,但刨的相當細,我估計應該只比麵線粗一點。這種馬鈴薯煎餅是從荷蘭來的,名字超長,叫做Aardappelpannenkoeken(其實我也不會念)。
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三種了。這種煎餅作法簡單,幾乎不失敗,材料費用超便宜,只需要兩大塊就很有飽足感。
只需準備︰
一顆大顆的馬鈴薯(台灣的選擇不多,所以只能選大顆一點的,如果在國外,就不要選太粉的)
一小湯匙麵粉(低筋或高筋都可)
半顆雞蛋(打散)
少許鹽巴、黑胡椒
橄欖油(或奶油)
一小湯匙全脂奶粉(可加可不加)
馬鈴薯洗乾淨去皮,用洞最小的刨絲器把馬鈴薯刨成細絲,接著加入麵粉、雞蛋,充分攪拌直到混合均勻。
油入平底鍋熱鍋後,轉小火,將馬鈴薯絲分成兩份,第一份入鍋,用鏟子壓到最扁平,小火慢煎一面,這時候都不要隨意翻動,直到馬鈴薯黏著成一塊餅後,翻面再煎到兩面都煎上金黃色。另一份馬鈴薯絲也是同樣作法。
起鍋撒點鹽巴、黑胡椒就可以吃了,或者加上蕃茄醬也可以。
真是簡單的好味道。
抱歉沒有拍照,因為我一煎完就心急地吃光了,這次我給Scherzo很小一塊沒調味過的,他也吃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