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上大五,現在又在研究所鬼混了,我發現我對「用錢」跟「買東西」的方法改變了些。這就是所謂的「買書症候群」。

這幾天領了快兩萬塊錢的紅包,照理說可以買不少東西了。

可以買

一枝hamilton的基本機械表。

一台Wii主機+一個遙控版+一些遊戲軟體。

一件Levi's +一件RL上衣+一些配件。

5雙以上伯肯鞋。

好幾雙Nike, Addidas 或者Puma。

五隻以上的Casio。

一台iPhone。

一台HTC Touch。

一台Sony 數位照相機。

一個AkG的耳機+ iAudio一台。

一台EeePC +無限數位網卡。

洗頭+離子燙+剪頭髮+護髮。

Crabtree & Evelyn 沐浴乳+洗髮精+潤絲精+乳液+護手霜。

 

可以買好多好多好多東西。

奇怪的是,我昨天在一間Levi's 的店裡,試穿了,找到一件穿起來真的很棒很棒的褲子,結果我想了半天,還是沒買。

更奇怪的是,我昨天晚上在Bossini看到一件想買很久的外套,1900塊錢,我竟然沒有買。

就不用說我昨天去Crabtree & Evelyn 買了沐浴乳+乳液超值組合,1800塊錢,我付了帳,剛離開沒15分鐘我就後悔了,立刻帶著連拆都沒拆的東西去退錢。還被店員小姐擺臉色。

 

晚上睡覺前,我想了半天,還是買書最好。買了我會看,我會用,可能在上課用、寫論文會用、或者其他理由︰

這個作者的東西一直很棒,很有研究水準,議題也很有趣。

這本可能跟我未來的論文有關。

這本跟我現在的作業有關。

這本跟我下學期、下下學期的課程有關。

總之我就有許多的原因,可以買書。

然後我開始想,除了這些東西,我應該也能買幾張唱片,畢竟我已經快半年沒買到一張古典樂了。當初想的很久的李希特彈《巴哈平均律》,終於有機會到手。

 

很奇怪吧?

我以前是個愛花錢的人,如果是我高中,我看到一條Levi's 的褲子,穿起來又好看,2900? 立刻掏錢出來。

如果是我大學,我看到一台iPod nano, 剛好我又要換MP3,7000? 立刻掏錢出來。但是我現在用的iPod, 已經快壞掉了,連蓋子都脫落了,我還是想可以繼續用。

並不是說我以前不喜歡買書,但是我買書的預算並沒有太多,一個月能花上1000就很了不起了。

但現在我只要回台北,一定會去公館花個2000。更不用說我這六個月內去了公館好幾次。

還記得我拿到消費卷,立刻衝去公館一次用光光,抱了快20本書回家,多好。

 

奇怪的是,我好像對於用的東西沒有太大的要求了,只要不要太糟,都還可以在接受範圍內,我也不是對時尚等等奢華用品不瞭解的,說到名牌,我如數家珍,也知道什麼是好的品質,什麼只是炒作出來的。我對設計品牌藝術也還瞭解,可是我手上完全沒有名牌的袋子,很多東西可以用好幾年(是的,我什麼東西都很用滿久。一個灰色的背包從我大一用到現在;兩三雙鞋子從我高中穿到現在;我現在腳上的褲子還是我小學時叔叔買的)。

可是我又好像是個寧缺勿濫的人。我需要一件牛仔褲,但是Levi's 的版形好,我穿起來最好看,我就不會考慮買其他的,但是我也不會去買Levi's 的,我總想著等我有點錢再去買。

當我有點錢的時候,譬如現在,我卻又想著這些錢拿去買一件2900的褲子不值得,應該去買20本書才對。

這就是買書症候群嗎?什麼都不願意花只願意把錢用在書上。

難怪我們中文系的老師,一個穿得比一個還像工友。因為他們的錢也都拿去投資在書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pr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