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接著前兩天的文章「贛ㄍㄢˋ什麼」之東南區老街一文,說說在贛州市的城牆。
整個贛州市從西部延到東南由一連續城牆圍起,這條長長的城牆是宋代建築,可以說是大陸唯一一座完整保留的宋代城牆。
由西部起頭,是西津門,往上走到西北部是鬰孤台,最北部是八境台,往下彎至東北部為湧金門,最後到東南部的東河大橋。
這城牆,總共去了四次,但嚴格來說只去了三次,其中一次我是以鬰孤台為主,只走了小部分。由於城牆是繞了半個贛州市區,所以左方靠章江,右方靠貢江,在貢江上還保留著一座浮橋。浮橋的製作,是由一艘艘小舟,三個一節,舟上架梁,梁上再舖板而成。贛州市周圍本有三座浮橋,分別是北宋熙寧所建的西津橋、南宋淳道年間的東津橋、以及乾道年間的南河浮橋。現在所保留的就是東津橋,已經改名為建春門浮橋了。浮橋全長400公尺,大約用了一百艘小舟排列建構而成。
第一次遊城牆,是一個當地人帶我去的,同行人還有我奶奶和妹妹。這個當地人是媽媽的員工,外號叫做「小妮子」。那時去的很早,下午五點多,城牆上只有寥寥數人,我們慢慢地走,這牆很長,從湧金門走到建春門花了快半個小時,建春門旁有幾個小吃攤,小吃攤很簡陋,是一輛輛的三輪車,車上擺了海帶、薯粉、麵條、豆乾等,車旁有個大鍋子。我這人呢,對於當地的小吃,是來者不拒的。小妮子說這是拌海帶,把海帶或麵條等煮熟了,加入醬料、酸菜、辣椒等拌勻了吃,一碗一塊錢人民幣。我選了一攤人比較多的,一屁股坐在小矮凳上,點了一碗海帶,妹妹點了一碗麵條,奶奶卻說看起來髒死了,黑壓壓地多不衛生,堅持不吃。海帶和麵條很快來了,我和妹妹吃的津津有味,其實並沒有多獨特,就是鹹鹹辣辣的,不是很酸,配上海帶很有味道。
吃完了海帶,妹妹說想過浮橋去對岸看看,浮橋旁有不少船家,我所說的船家,真的是「以船為家」,這些打漁人把剛打上來的魚啊、螃蟹、蝦子等排成一排,叫賣起來。這橋沒走完,倒是買了15塊錢的溪蝦回家。坐車回家時,小妮子說,來的時間不對,應該要晚上七點來,城牆上會有很多小販,逛的人也多,很熱鬧。
第二次來,是好幾天後了。我和奶奶、妹妹到八境台去,因為我想買些假古董,聽說八境台公園附近有不少古玩店。下午四點多出發,去過八境台後,發現八境台公園在整修,到了八境台,發現的開放時間已經結束,於是轉往八境路兩旁的古玩店,沒想到開的店家很少,大多拉上鐵門休息了,沒買到什麼。從八境路出來時已經六點多了,看到城牆旁真的有不少在準備的小販,我們仨(ㄙㄚ)又逛了一次城牆,打算再買些溪蝦回去,這次溪蝦沒買到,卻買了四塊錢的田螺。把田裡的田螺,用醬油、料酒、辣椒、老薑等等煮熟吃,是贛州人很愛的小食。爸爸再三囑咐我千萬不可以吃這些田螺,因為寄生蟲多。我想只吃一點沒關係吧,就買了一包,四塊錢。我和妹妹一路上分食了整包田螺,剛開始吃還好,一會兒後竟然覺得奇辣無比,最後連兩隻手都因為拿田螺而熱辣辣,好像鞭打過似的。
第三次去,又隔了兩天。這次去沒什麼特別原因,只是突然想吃拌海帶,就和妹妹去了。從媽媽公司坐計程車只要五塊錢人民幣,一下了車,我倆直奔拌海帶攤,各點了一碗解饞。吃完了海帶,又買了當地的黑涼粉當甜點。贛州有兩種涼粉,黑色的就是仙草,根據賴瑞和《杜甫的五城》一書,仙草源於廣東,是客家食物,又叫做「仙人板」,用仙草熬成汁,放涼即可;另一種涼粉,又稱冰粉,台灣人都叫它「愛玉」。兩種涼粉的吃法和台灣人的吃法不同,黑涼粉加上糖水吃,冰粉也是。吃了城牆買的黑涼粉,覺得仙草味不如台灣的,但是外型顏色都一樣。
三次逛城牆,三種風貌,七點的城牆,昏暗的燈光照射著牆,很多人都搬了矮桌椅吃著田螺喝著茶,談論古今或鄉里瑣事,或佔據了城牆另一面的草地,有偷做壞事情人,也有年輕夫婦帶著小孩,有沒事兒幹的老人,當然,也有像我這種觀光客。五點的城牆,江上的船家看的清清楚楚,有一艘大船,就像一里,有好幾戶人家,共用廁所和廚房,還有人脫光了衣服在江上游泳,也有漁夫帶著剛捕的漁獲叫賣。六點的城牆,好像剛醒了,有小販準備桌椅餐點,為生活打拼;又好像要睡了,牽腳踏車的人跚跚走過建春橋,回到對岸的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pr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